
王洪礼,“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师大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7BZX060)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主持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09JHQ042)“反思性思维与奇象记忆的理论与应用探新”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评定的第二批中国心理学家、贵州省心理学会会长、贵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会长、贵州师大教育心理与智能开发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导师;西南师大1978级教育专业本科生,辽宁师大1985级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班优秀生,2002年东北师大王逢贤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课程进修生。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等著名核心期刊和国际心理学大会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发表著作六部,2009年以来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四项。
1994年曾任遵义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1997年任贵州师大心理学教授、贵州师大智能开发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007年当选“贵州师大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2008年当选第三届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当选贵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会长,2005和2010年连续当选贵州省心理学会会长,2010年被评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被评为省管专家。
1985年创造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数序形象挂钩法”,并创立“三思再反思思维模式与方法”,这两套方法的系列学术成果被第25、27、28、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鉴定录用,应邀出席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柏林、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多次国际心理学大会做交流,并被美国SCI和SSCI同时收录。经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大学著名专家鉴定,“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1992、1994、2010年三次分别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奖)。
王洪礼教授系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第45代后人。其发表在权威刊物《心理学报》1990年第1期上的快速记
忆实验论文和1992年7月发表在《国际心理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3-4.119.135)上的“三思再反思”和
“数序形象挂钩法实验”两篇论文,都是在历史名城遵义完成的;其发表在2008《国际心理学报》(43,(3-4):302)、《中国教育前
沿》(Frontiers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4.)和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记忆100句英语句子的实验论文,则都是在黄果树大
瀑布不远处的贵州师范大学完成的。发表的著作主要有《快速高效记忆学》(1989)、《最佳解题方法在初高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1
994)、《开发智能的思维模式》(1999)、《文理科最佳记忆法》(1999)、《记忆法宝》(2004)、《最佳解题思维方法——王洪礼
的“三思再反思”思维技术与方法》(2011)、《最佳记忆方法——王洪礼的“奇象记忆”思维技术与方法》(2011)。王洪礼教授在
创新精神、反思与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成果(07BZX060),2011年3月获得国家社科成果最高权威管理部门全国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验收鉴定后颁发的“优秀”鉴定等级证书(证书号:20110312)。《运用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法记忆100句英语的实验》
研究成果2011年11月获得国家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王洪礼教授通讯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贵州师大教科院,邮编:550001。